西藏各级*法机关坚持把社会认可、人民满意作为*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监督为手段,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面对面”了解与“问卷调查”相结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找准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扎实推进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各项工作。
坚持开门搞整顿,向群众公开纳谏。各级*法机关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依托,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开门纳谏,通过设立宣传点、摆放宣传展板、悬挂横幅和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征求意见表、调查问卷,集中接访群众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深入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司法需求,提供更多优质司法服务产品。林芝市委*法委及市直*法各单位在厦门广场集中开展“开门整顿、公开纳谏”、“大接访”活动。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人民法官为人民、我向群众问一计”为主题,现场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市人民检察院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主题,现场为农民工维权答疑解惑;市公安局以“开门搞整顿、公开谏良言、警民鱼水情”为主题,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征求群众对公安队伍的意见建议;市司法局以“司法为民践宗旨、服务社会担使命”为主题,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品1.3万余份、发放调查问卷份,接访群众34人次。
坚持把群众请进警营,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各地*法机关通过召开警民恳谈会、邀请群众进警营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对教育整顿的意见建议和问题线索,了解群众的多元化司法需求。受邀的“两代表一委员”、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代表、退休老干部代表等积极建言献策,特别是针对*法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中需要着重整治的“六个方面”顽瘴痼疾提出意见建议。拉萨市检察院主动邀请社会各界代表走进检察机关,代表们在深入了解公益诉讼、公开听证、民事检察、未检工作、便民服务等司法为民举措的基础上,对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教育整顿工作“把脉会诊”、出谋划策。
坚持公开为群众办实事承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各地市、县区*法单位坚持用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来检验教育整顿成效,始终把教育整顿置于群众的监督下,让*法干警有压力,督促问题整改一件一件落实。通过新闻发布、通报、公示等形式,向群众作出办实事公开承诺。阿里地区检察院向社会作出“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障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确保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等10项承诺,积极回应群众司法需求。山南市乃东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暨爱民实践服务承诺活动,在服务大厅醒目位置摆放《“我为群众办实事”十项公开承诺》宣传展板,向群众公开“登记立案不拖延、跨域立案全覆盖、绿色通道优先办、线上流通全通办”等十项承诺。
坚持定期向媒体公开信息,接受媒体和社会各界评判。各地市教育整顿办通过采取召开新闻发布会、媒体访谈会、现场会、新闻通稿推送等方式,有计划向媒体通报*法机关开展教育整顿的目标任务、重要举措以及查纠整改、问题整治等情况,向广大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释放接受监督评判的强烈信号。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市及时公开顽瘴痼疾专项整治内容。昌都市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承诺将大力弘扬刀刃向内、刮骨疗*的自我革命精神,对*法队伍中存在的问题绝不护短、绝不遮丑、绝不隐瞒、绝不手软。那曲市召开队伍教育整顿新闻发布会,公开本地*法机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便民利民情况,就媒体关心的*法队伍教育整顿问题进行解答,由媒体评判问题改没改,改得怎么样。
坚持入社区、入村居访群众,用群众的满意度检验成效。各地市、各县区*法部门深入城镇、乡村,深入田间地头广泛收集群众对*法队伍教育整顿的意见建议,倾听群众心声,真心实意帮助城镇居民和农牧民群众解决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筑牢警民关系。林周、白朗、边坝等县法院、检察院组织法官深入乡村访民意、察明情、解民忧,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司法需求,做到简单的事情马上办,疑难问题着手认真办,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索县法院回应群众关切,大力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功能齐全、结构完备、设置合理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为办事群众提供高效、便捷、全方位诉讼服务。
各级*法机关通过广泛深入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真刀真枪解决问题,推进*法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各项工作走深走实、不断提升质效。
(根据各地市教整办、区直*法单位教整办提供材料整理编发)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