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
缙云上浙江发布头版头条啦
为缙云打Call~
赓续红色基因
激荡缙云力量
起航新征程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穿越百年
共话初心
在缙云百年*史中
中国工农红*第十三*
胜利攻克缙云县城的斗争业绩
虽然事过近90年
但至今仍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
依然是那么鼓舞人心、动人心弦
▲年9月10日,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曾以“浙南红*占领缙云”为题对“红十三*攻占缙云县城”进行报道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丽水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进行了场景复原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第十三*(简称红十三*),受中央*委和浙南特委双重领导。红十三*下辖3个团:第一团以浙南红*游击总指挥部所属部队为基础组建,缙云大洋山区的红*游击队编入第一团;第二团以温岭坞根红*游击队为基础的台州游击队整编组建;第三团以永康、缙云(磐安)及仙居三县边界的红*游击队整编组建。年夏秋进入全盛时期,人数达到多人。其活动范围包括温州、金华、台州、丽水四个地区的永嘉、瑞安、平阳、乐清、温岭、玉环、天台、仙居、青田、永康、缙云、丽水、武义、金华等20多个县。缙云是红十三*的重要策源地之一,也是红十三*的重要游击斗争中心区域之一。
红十三*
攻占缙云县城
红十三*攻占县城
向上滑动阅览
红十三*建立后,在中共中央提出的“赤化浙江”思想指导下,把攻打中心城镇作为主要的*事行动目标。年8月下旬,红十三*第一团,根据上级指示,决定攻打缙云县城。永嘉的桥下、五尺、廿四拢、下嵊、石染、碧莲,仙居的安岭、溪口,青田北乡和缙云的南溪、木栗、湖西、外前等地红*奉命集结在永(嘉),缙(云)交界的上董、南溪,一面进行紧张的战前准备,一面佯言要再攻处州府,以此迷惑敌人。当地群众热情地为红*捣米做年糕、磨米粉烤米饼,准备干粮。
8月30日,**治部主任陈文杰(原名柴水香)、红一团团长雷高升(又名雷震,原名施德彰)集结了近千名红*和穷苦农民从永嘉上董、缙云南溪出发,浩浩荡荡奔赴缙云县城。部队到达大洋陈家下(今大洋水库大坝位置)兵分两路。一路由陈文杰、雷高升率主力部队,经方溪直达县城铁索桥南岸;另一路由第一营第三连连长潘善春率领本连队伍,经蛟坑、胡村、章村、仁岸,避开舒洪,取小道经项山、洋潭头,抵达东门石板桥南岸,配合主力攻打。队伍一路士气旺盛,沿着崎岖山路,经过一夜急行*于次日晨到达缙云县城南郊。
缙云县城是个小山城,四周群山环抱,一条好溪自东往西沿城南而过。红一团要攻进城内,必须通过好溪上的铁索桥和石板桥。战斗打响后,两路红*一同向铁索桥和石板桥发起冲锋。国民*省保安队机枪连的两挺机枪火力交织,封锁着铁索桥。陈文杰和雷高升抽调30余名枪法准的红*战士组成敢死队,向敌人发起进攻。敢死队员匍匐在桥面木板上,向着对岸射击。敌人的一名机枪手被击毙之时,趁另一挺机枪同时卡壳之机,敢死队一跃而起冲向桥对岸。防线被突破,国民*守敌纷纷溃逃。与此同时,另一路红*也从东门石板桥迅速冲过去。国民*县长郑禧带着手下狼狈地往永康方向逃命。红一团胜利进城,进驻国民*县府,缴获县府大印,烧毁县署公文及土地阵报册籍,缴获两挺机枪、五十余支步枪、二十余支驳壳枪、九担子弹。红*打开监狱,释放被关押的地下*员、红*战士以及贫苦农民余人。这些人在狱中遭受了国民*反动派的残酷迫害。陈文杰大声向他们宣布:“你们解放了,有家的都回家去吧!”
红*战士在县城内四处张贴标语,宣传*和红*的*治主张、宣传土地革命,并将盐、布匹和铜元分给穷人。为了不打扰老百姓,部队分住赵、李、丁三姓祠堂,对群众态度和气,需要用到的物品都是有借有还。陈文杰亲率*治部人员巡查纪律,对有违反群众纪律的战士,一经发觉立即追查,作严肃批评,向群众赔礼道歉,所以红*进城后受到广大市民,包括沿街商人的拥护。年9月2日,红*主动撤离缙云。
缙云百年征程中
有不少共产*员为国家、为民族
建立的丰功伟绩
让我们踏上“红色专列”
重温红色*史 回眸历史瞬间
浏览主要革命遗址以及背后的故事
点击图片查看革命故事
在缙云县壶镇镇高潮村有个古色古香的燕翼小学旧址,它不但承担着相当一段时期的教书育人任务,更承载着缙云红色革命的发展,是远近闻名的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燕翼小学所在场所原本是赵氏宗祠,始建于年,距今已有年历史。年春天,赵氏宗祠内正式创办了燕翼小学。
年11月,中共浙江省委常委、*事部主任贝介夫(原名林子勤)在杭州介绍缙云籍青年赵汝池、吕传德加入共产*,并指示他俩返回缙云发展*组织。同月,赵、吕两人在家乡壶镇介绍陈以谟、吕松登、吕郑圭、胡亦寿4人入*,并在燕翼小学建立“中共缙云县特别支部”,机关驻地也设在此处,直属省委领导。赵汝池任书记,吕传德任宣传委员,陈以谟任组织委员。
年9月6日夜,在浙西特委委员邵溥慈直接指导下,由吕传德主持在燕翼小学召开缙云县*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到会四十余名*员代表,代表了缙云县二十五个支部,余名*员。会上,大会主席吕传德宣布:“我们在特派员的领导和指导下,工作有了很大进展。现在,根据形势的发展,召开中国共产*缙云县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要正式成立中国共产*缙云县委员会,以便今后更好地领导工作。”接着,由特派员邵溥慈讲话。当时邵溥慈简单地介绍了大会的选举方法,并向代表们说,这次自己巡视了各支部,*组织发展很快,非常满意。因此,今晚召开代表大会,成立县委。会议最终选举产生了以赵汝池为县委书记,吕传德为宣传部长,陈以谟为组织部长,卢湛、沈德田为县委委员,厉凤鸣、周兆明为县委候补委员的第一届中共缙云县委班子。大会还确定了当时的中心任务是打击土豪劣绅,实行土地革命,发展*组织,建立革命武装。明确了缙云县委隶属浙西特委,机关驻地为燕翼小学。
燕翼小学见证了缙云红色革命的萌芽,亲历了缙云红色革命的发展,完成了光辉的历史使命。
该旧址位于缙云县大源镇稠门村江西山后自然村李银通家,是中共处属特委(现丽水市委前身)和中共缙云县委机关旧址。年1月,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列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年,为纪念中共缙云县委成立90周年,根据中共县委常委会议纪要和县委主要领导指示,对该旧址进行改造提升,建立了中共处属特委机关旧址纪念馆,总投入万元左右。纪念馆布展内容分为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四部分。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处属特委(现丽水市委前身)与中共缙云县委根据形势和斗争的需要,在各地建立了多处*的秘密机关,主要用于机关办公,干部隐蔽与上下级、毗邻地区*组织的通讯联络。其中大源镇稠门村江西山后自然村李银通家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年5月,由当时的中共缙云县工作委员会书记林艺圃(年8月担任缙云工委书记)亲自选定。
年春,处属特委与浙东区*委取得联系后,根据浙东区*委“向浙东靠拢”的意见,结合缙云*组织发展的基础较好、秘密交通联络网较为完备等有利条件,确定了“以缙云为重点,照顾一般,干部集中使用”的工作方针,将领导机关迁移到缙云,领导处属各县*的工作。从年到年,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缙云一直是丽水地区革命斗争的指挥中枢。大源镇稠门村江西山后自然村李银通家因具备独特的地理位置,隐蔽性和安全性,成为当时处属特委和缙云县委机关的主要驻地,处属各县*的负责人和交通员常到这里来汇报和联系工作。
早在年,缙云、永康、东阳、仙居等县均建立共产*组织,并于年开始举行武装暴动,到年夏,掀起以中国工农红*第十三*第三团为主体,其他红*、农*相配合的武装斗争。同年冬,红十三*第三团的斗争虽然失败了,但是红三团余部的斗争仍在继续。从年秋开始,在中共上海中央局领导下,中共东阳中心县委联络红十三*第三团的余部,年秋建立浙西红*独立团,开展武装斗争,到年冬,已经建立起以缙云*弄坑、西施、道门、上朱、下潜,永康铜山、金竹降等地为中心的一小块浙东游击根据地。
从年6月开始,中国工农红*挺进师第一纵队奉红*挺进师*治委员会之命,从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出发,转战到浙西南以东地区的缙云、永康、磐安(时分属东阳、缙云、永康、仙居数县)、东阳、仙居、青田、永嘉、天台、临海、*岩、新昌等十余县的全部或部分地区。挺进师师长粟裕率领的师直属队和挺进师其他部队,也转战过浙东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挺进师的斗争,扩大巩固了浙东根据地的游击区域。挺进师每到一地,消灭国民*反动*队和地主保卫团,镇压平日欺侮老百姓的恶霸地主和反动乡保长,分地主的粮食和衣物给贫困农民,宣传共产*和红*的*治主张,动员、组织贫困农民团结起来,推翻国民*的反动统治。挺进师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实际行动和严明纪律,受到人民群众的称赞和拥护。
由于敌强我弱等原因,年8月至10月,东阳中心县委及其下属的各地*组织相继被破坏。同年11月底,挺进师第一纵队遭受重大损失。但是,浙西红*独立团还幸存,其创建的一小块游击根据地,虽遭国民**反复“进剿”仍然稳固存在。年2月,浙西红*与一纵队余部会合,共同巩固、扩大以缙云*弄坑、永康金竹降为中心的浙东游击根据地。
年7月,全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红*挺进师编入新四*北上抗日,浙东游击根据地完成历史使命。但浙东游击根据地对该地区以后的斗争,仍然产生革命影响。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处属特委在缙云壶镇地区建立*的区委组织,建立起通往四明山浙东抗日根据地的秘密交通线。该地区群众自发组织起抗日武装浙东人民抗日挺进*,准备与四明山新四*联合抗日。各县*组织发展*员、开展抗日救亡,坚持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处属特委领导处属游击队和民兵控制了壶镇广大农村,形成了包围孤立壶镇的态势。中共浙东工作委员会领导下的浙东人民解放*第六支队、中共闽浙地委城工部领导下的闽浙边区人民解放*独立支队,分别在缙云、永康、磐安、东阳边境地区开展武装斗争,直至解放。
雪峰山,地处丽水、武义、缙云三县交界,海拔千米,松林竹海连绵数十里不绝。逶迤的大山峰回路转,山间沟壑纵横,山势险峻。在这特殊的地理位置上谱写了一段段雪峰人民英勇不屈的斗争事迹。
年八九月间,中国工农第十三*连续攻克县城、攻打壶镇,因为深受阶级压迫和剥削,生活悲惨,雪峰山区贫困农民纷起响应,揭竿起义。年8月底,雪峰村农民李春元在雪峰、小箬坑、派双园、桑坑头、稽勾岭一带宣传革命,组织起一支30多人的“永康工农红*雪峰山游击队”,以莽莽大山作掩体,开展游击斗争。
雪峰游击队创建后,先后去到董弄、岱后、桑坑头等地打击地主、收缴反动分子的枪支。9月11日,游击队在岱后遭到附近地主保卫团的袭击包围。一名红*当场被杀害。红*李春元、李万围、朱金励和两名小箬坑人被俘后均被杀害。李春建、李春希和一名库头、一名小箬坑红*冲出包围圈,到武义加入刘岳昌领导的浙武红*白木坑游击队。不久,白木坑游击队也遭到地主保卫团的突然袭击,失败解体。李春建、李春希不愿自首,隐蔽到严州(今建德),以烧炭为名避难。此后,雪峰人民的革命斗争转入了隐蔽活动,但革命斗争一直坚持不懈。
年,中共金华地区特派员应飞到缙云,与中共处属特委书记傅振*建立联系。年4月,傅振*到永康芝英与应飞会晤,交流工作。5月,中共浙东工作委员会副书记马青与再次到永康芝英的傅振*会晤,商讨互相配合加强对敌斗争等问题。为了配合全国的解放战争形势,扩大游击战争规模和范围,8月中旬,中共浙东、处属*的负责人联席会议在缙云县西青头村秘密召开。会议分析了全国解放战争和浙江形势,交流了两地*的工作,决定部队实行统一整编,以处属特委武装部队为基础,会同金华、台属(台州)游击队,联合组成一支主力部队。
约七八天后,处属、金华的革命武装在缙云雪峰山会师。在雪峰村王氏宗祠,中共浙东工作委员会书记刘清扬宣布“浙江壮丁抗暴自救*第三总队”成立。部队集结后,辗转于雪峰山周边的西青头、雪峰、周岭、龙门坑等地,进行*事训练和*治学习。总队部制订*事计划,油印《浙江壮丁抗暴自救*告同胞书》,在群众中散发,开展*治宣传。浙江壮丁抗暴自救*第三总队的建立及其斗争,是解放战争时期浙江*史上的意见重大事件,永载史册。
年冬,中共路南特派员卜明、副特派员应飞率领武装部队浙东人民解放*第六支队驻扎雪峰村。当时,雪峰村设有路南*分区司令部和教导队、路南**干部学校、电台、《路南日报》社、印刷厂、医院、被服厂、*需仓库等。雪峰村成了金华地区*组织和武装部队的据点和主要交通联络地。
改革开放之后,雪峰人继续发扬“红色革命精神”,艰苦创业,从年开始,几代雪峰人倾尽汗水与努力,历时近十三年,投入义务工4万工,村级自筹资金81万元,终于接通了路基6米,全长9.5公里的“雪峰公路”。雪峰人传承优秀革命传统,用自己的辛勤汗水走上愈加美好的康庄大道。
西青头自然村地处缙云、永康两县交界高山上,在解放战争时期,该村是中共处属特委(今丽水市委前身)、县委领导机关驻地之一。
西青头成为特委、县委领导机关一处既重要又可靠的驻地,同时也是多支武装部队的重要宿营地。开始是特委武工队,后来是浙江壮丁抗暴自救*第三总队,再后来是改番号的浙南人民解放*第三支队。支队部和支队属下的警卫大队、第三大队经常驻扎在这里。建立于西青头的新建区西青头武工队,更是把这里当作大本营。
年,李银通同志受上级委派来到西青头开展工作,给广大劳苦大众讲革命道理,宣传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启发革命热情,引导广大人民投身革命事业。年冬,成立了6人组成的*支部,成为缙云西乡最早的*支部之一。随着*组织不断壮大,革命热潮空前高涨,为开展游击战争奠定了基础。年,上级派遣老红*傅振*、宣思金等同志来到西青头,开创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组建了缙西人民武装。
年9月间,活动在缙云的处属武装集中到南乡越王山村训练,学习*事知识。在此期间,根据斗争需要,西青头武工队与杨荣领导的新建区武工队合并,建立浙南人民解放*第三支队第三大队,大队长王志仁、指导员杨荣、副大队长楼余庆。游击队镇压恶霸、特务和民愤较大的反动地主。镇压了宅基村恶霸施仲衍,群众个个拍手称快,都说共产*为民除害!号召贫苦农民团结起来,开展抗丁、抗粮、抗税,进行减租斗争。
在西青头还曾创办过枪支修械所(群众称之为兵工厂)。修枪师傅为褚昌森等,他们因陋就简,利用铁匠简易工具修理步枪、自制白朗宁土手枪,将长枪子弹改制成手枪短子弹。*员章树申、楼余庆、章仲启还自费合购了1支驳壳枪,交给游击队使用。
缙云、永康、武义三县国民*反动*府和地方恶霸势力十分嫉恨共产*在西青头村的活动,视其为“土匪窝”,先后于年2月、5月、12月多次派兵清剿这个小山村,抓人、杀人,抢走村民财产。*员陈保法的妻子等人被杀害。但是,英勇的西青头村*员牢记*的教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不怕困难,带领群众转移到山上密林中去,一次次粉碎敌人的清剿阴谋,坚强地屹立在高山之巅,坚持红旗不倒,直到胜利解放的日子。
回望来时路
年间
缙云这座城市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三五”期间,缙云在对标“重要窗口”,厉行“丽水之干”,坚定不移加快建设“三城三地”中,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突围、上扬,交出了亮丽的高分答卷。坚持创新发展
有效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比预计从1.4%提升到2.8%,有望首次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县域科创指数位居26县榜首。实现国家星创天地、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领*型创业团队、省重点实验室、省高新技术园区、省工程研究中心等8个全市零突破。实施“精准帮扶企业、振兴实体经济”等一揽子扶工行动,不良贷款率从6.73%下降到0.5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0.2%提升到12.9%,提前实现重夺丽水市生态工业第一强县目标。新增国家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产品5个。坚持协调发展
迈上城乡一体发展新台阶
攻坚破难画句号行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49个,完成土地征收1.54万亩、房屋征收74.4万平方米,建成商务、住宅等城市项目.8万平方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十三五”期间实现人口净流入,常住人口年增量超过户籍人口年增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到60.8%。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2.04倍。先后获评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美丽城镇建设优秀县、美丽乡村工作优秀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累计建成各类公路.7公里,城乡距离有效拉近。创成5A景区1个、4A景区2个、3A景区5个,景区镇、景区村占比分别达64%和46%,农家乐民宿增加到家,获评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坚持绿色发展
积极构建生态文明新优势
森林覆盖率从78.77%提高到79.39%,PM2.5浓度从39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2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从91.2%提高到%,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交接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累计淘汰整治低散乱企业家,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14%。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城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浙江省“第一批清新空气示范区”等省级以上生态文明建设荣誉9项,绿色成为缙云发展最动人的色彩。坚持开放发展
全力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与上海市闵行区、海外经济技术促进会、清华长三院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德清、富阳、奉化三地建立山海协作关系,制度型开放载体不断增多。助力四川省南江县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与德国皮尔纳市、塞尔维亚兹韦兹达拉市缔结友好城市,实现国际友城零的突破。外贸出口额77.1亿元,实现年均9%的逆势增长。**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体制机制活力进一步激发。“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府数字化转型取得突破,一般投资审批时限从天压缩到80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累计引进亿元以上大项目个,总投资.6亿元,德国肖特两度投资成为缙云对外吸引力愈发强劲的生动案例。缙云城市滨江休闲服务中心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力图整合多种城市功能,延续城市文脉,努力打造缙云县新地标。坚持共享发展
不断取得民生改善新成效
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家庭人均年收入元以下情况、集体经济薄弱村、低收入农户零就业家庭“四个清零”,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幅连续8年超过15%。财*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62亿元,82个教育项目建成使用,“学在缙云”持续响亮。医院、县档案馆、县委*校等基础设施全省最差的局面彻底扭转。“横跨六十载、接力几代人”的潜明水库即将投入使用。历经17年不懈争取的抽蓄电站落地建设。成功创建中国民间戏曲文化之乡、省体育强县,建成城乡绿道公里。
民生支出累计达.9亿元,为“十二五”的2.45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达标。连续第6届荣获省“双拥模范县”。百年大*、风华正茂。站在建*百年的历史节点上,缙云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模范厉行“丽水之干”,加快建设“三城三地”,扎实开展“挺脊行动”,推动“制造之城”建设实现新突破,在山区生态工业发展上当排头、作示范;扎实开展“出海行动”,推动“开放之城”建设实现新突破,在全市融入内外循环上当排头、作示范;扎实开展“向美行动”,推动“魅力之城”建设实现新突破,在大花园核心区建设上当排头、作示范。奋力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为争当山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先行县而努力奋斗!?来源:缙云县纪委县监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
推荐阅读
?缙云2个乡镇,将创建省级样板!有你家乡吗?
?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丽水一老汉只因一个烟头...
?缙云人家门口的河湖要开始新建设,来看看有你家乡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