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总有一种情怀让人无限景仰,总有一种精神让人肃然起敬。雪域高原,有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心用情,奋战高原,无法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他们拥有同一个名字——援藏干部。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怕付出健康的代价,那怕付出宝贵的生命,只为神山圣湖更美丽,只求西藏人民幸福安康。这就是援藏干部的追求与梦想。
值此山东第八批援藏工作即将结束之际,齐鲁网、闪电新闻特推出“鲁藏情深”系列报道,讲述援藏干部们牢记职责使命、聚焦中心工作,讲政治、重奉献,讲担当、重实干,与当地干部群众同甘共苦、并肩战斗,为日喀则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持续改善作出了应有贡献,实现了山东对口支援工作的新突破和新跨越。
齐鲁网日喀则讯(记者杨本敬张伟崔真真王春令)“年我们来了以后,有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就是整个白朗县面临着脱贫摘帽的问题。”济南市第八批援藏领队、日喀则市副市长、白朗县委常务副书记黄晓广告诉闪电新闻记者,援藏工作组和白朗县委县政府通过研究,一致认为白朗县想脱贫摘帽,主要的措施应该是发展产业,通过发展产业来带动群众脱贫。经过讨论,白朗县发展产业确定从5方面下手,蔬菜产业、枸杞产业、高原青稞产业、高原饲草产业和手工业。
济南市第八批援藏领队、日喀则市副市长、白朗县委常务副书记黄晓广接受闪电新闻记者采访
黄晓广表示表示,济南市从年开始就对白朗县进行蔬菜产业的支援,对当地群众搞了20多年的培训,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和技术基础。济南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组认为,应该把蔬菜产业继续发展壮大。针对这一点,援藏工作组对白朗县进行了一个深入的调研。年以前,整个白朗县群众的蔬菜种植基础基本上有,但是规模比较小,比较分散,援藏工作组经过研究,认为壮大蔬菜产业还得走市场化、企业化、规模化的路子。
这三年来,济南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组和县委县政府一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大力发展万亩有机果蔬、万亩有机青稞、万亩有机枸杞、万亩饲草与规模化养殖“四个万亩”的产业发展重点,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截止年年底,已对接招商引资项目达20多个,协议资金达3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3亿元,招商引资无论签约资金总量还是工作进度,均在日喀则市名列前茅,在全市形成了招商引资的“白朗模式”。
“现在整个白朗县的蔬菜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谈及白朗县的发展,黄晓广颇为自豪,“我们年来的时候,整个县里的园区设施蔬菜面积大约是亩,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多亩,整个规模面积大概扩大了20倍,现在基本上是西藏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年白朗县已经实现了脱贫摘帽,经过了国务院的最终验收,整个蔬菜产业,整个产业发展,在脱贫摘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年白朗县还被日喀则市评为产业扶贫的优胜奖,获得了日喀则市蔬菜的唯一一个生产奖。年在日喀则市18个县区综合考核中,白朗县排名第一。
年6月以来,济南市第八批援藏干部秉承“在继承中发展的理念”,坚持科学援藏、智力援藏,在前七批援藏工作的基础上,“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始终将发展白朗蔬菜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牧民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持续加大对蔬菜产业的投入和扶持,助推白朗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使白朗蔬菜成为了真正惠民生、强基础、叫得响的援藏品牌亮点,为白朗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同志在全区对口支援扶贫工作会议上对白朗发展蔬菜产业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山东援藏在白朗县这片看不到产业发展希望的土地上,将蔬菜种植打造成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最重要的产业,成功树立了“西藏蔬菜看白朗”的品牌。
闪电新闻记者杨本敬张伟崔真真王春令西藏日喀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