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是古代的一种说法。意思是说过去山东响马比较多,“响马”指的就是打家劫舍的土匪。
为什么山东响马多呢?这和朝廷的的马政有关。
相传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规定山东一带养马的老百姓要向官府交一定数量的马驹。
过去打仗都是骑马抡刀上战场,朝廷战马奇缺,养马户无法承受繁重的赋税(交马驹),为了活命,一部分养马人啸聚山林成了打家劫舍的土匪。
这些被逼走上抢劫的人,所骑的马脖子上挂着一串铃铛,飞奔起来叮叮当当,所以人们称这些人叫“响马”。
还有种说法,这些强盗在抢劫前先“嗖嗖”放一阵响箭,后驰马打劫。
比如山东好汉秦琼最初是捉拿响马的捕快,后来被逼上了瓦岗山,秦琼的贾柳楼36位拜把兄弟大多是响马,如单雄信、尤俊达、王伯当、程咬金等人。
由此看来山东出响马并非始于明朝,近代最著名的响马是民国时期的孙美瑶,山东枣庄市人,他制造了轰动一时的“临城大劫案”,劫持的列车上有外国人,影响很大。
最后经过谈判,孙美瑶被诏安,不过没多久北洋政府诱杀了孙美瑶。
“河南出蹚将”这句话原本叫做“河南出蹚匠”。
相传清末民初时期,在河南西南山区一带,常年流动着一只数量相当庞大的农民务工队伍,里面有从事木匠、铁匠、石匠等职业的人,这些人统称为蹚匠。
农忙时这些人在家种地,当冬闲的时候就三五成群搭帮结伙出外找活干。一旦找不到工作,为了生存一些人就占山为王,沦落成了土匪,因此由“蹚匠”变成了“蹚将”。
最著名的蹚将莫过于河南省宝丰县绿林首领白郎。白朗反对袁世凯的统治,领导了豫西白朗起义,这也是历史上最后一次农民起义。然则白朗目不识丁,领导能力有限,加上起义队伍没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实乃一盘散沙,最后被北洋政府消灭。
从上面可以看出,无论是响马还是蹚将,其性质都是为匪为盗。土匪、响马、蹚将只是叫法不同,其实都是土匪和强盗。
不过“盗亦有道”,也就是说强盗、土匪也有好坏之分,古代统治阶级横征暴敛,使一些贫苦百姓不堪忍受,不得已沦落为为匪为盗,大多数人本质不坏,土匪、响马和蹚将是旧时代的产物,数量的多少由统治阶级来决定。
文/秉烛读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