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朗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万水千山总是情丨文学路上的追梦人 [复制链接]

1#

文丨汤江峰

医院上班,一名显微镜下的临床检验师。后来,得一机缘,改行当记者,弃医从文,走上写作之路。命运的转机,换来了人生的新天地,我开始谋划未来,做自己想做的“文学梦”。

我的出道,源于当年兴起的一股“英语热”。那年月,年轻人求知欲强,很多人都以“学英语、懂英语、出国留学”为荣,如饥似渴,蔚然成风,似乎说不出几句英语,就不能体现自己有学问。而我属“另类”,对学英语提不起兴趣,一窝蜂似的“英语热”,反而让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选择“冷”思考。

我觉得学英语的成本太大,现实的用途也不广,而汉语,我们从小就有基础,与其消磨大量的时间学英语,还不如用同样的时间钻研祖国的语言文字。我暗下决心,为自己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他们天天背单词,读英语,我就天天吟咏唐诗宋词,钻研平平仄仄;他们天天背《英语九百句》,我就天天看莎士比亚、屠格涅夫、歌德和白朗宁夫人十四行诗……坚持一段时间后,便见分晓了:当他们用英语单词和语法练习遣词造句时,我的散文、诗歌和新闻作品已陆续散见于一些报纸杂志了……第六感觉告诉我,缪斯女神似乎在眷顾我这个文学追梦人。

上世纪80年代初期,资讯并不发达,报纸杂志不多。文学期刊非常红火,什么刊物都能发行上万册。医院阅览室几本文学杂志《十月》《诗刊》《收获》等,我翻了一遍又一遍,心如海绵一样吮吸文学养分。

后来,《大众卫生报》第二届卫生文学讲习班在我单位所在的南岳衡山举办,我是学员,又是东道主,有机会聆听何立伟、张扬和贺晓彤等湖南几位知名作家畅谈文学创作心得。而且,很幸运,会务组安排我接待作家何立伟先生。住在一起,有了请教名家机会。

和何立伟先生共处几天,先生手不释卷,有时念念有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谈起阅读,他建议我,要选择符合自己品位或脾胃的作家著作来阅读,沉下心来,多看多读多背名家名篇,并细细揣摩。何立伟先生说,经典作品通过了时间的沉淀,哪怕你取其精华的十分之一,对自己写作的影响也是妙不可言的。他还说,不光要看原著,还要看文学评论家对他作品的评价,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他的诗歌、散文,或者媒体报道都要看。如此这般,你才能透彻地了解一个作家、一部作品,文学素养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我大约花了四五年的时间,沉浸在中外名家作品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在言谈或写作中,一些精当的词句信手拈来,脱口而出,这些文学作品改变了我的理念,改变了我的感受能力和思维方式,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文艺作品发表的门槛非常高。要发表一篇小说、散文、诗歌比较难。于是,医院一些文学爱好者自发组织,先后成立了《青青草》文学社、《紫薇》文学社和《云舟》文学社,几份小小的油印刊物,成了文学青年竞技的大擂台,大家暗中较劲,比拼谁的文章写得精彩,比拼谁的设计排版漂亮,比拼谁的钢板书法刻得潇洒。

文学赐予人思想,让人思路开阔,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找准人生的职业定位,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优势,成就自己。盘点曾经的文学爱好者,有的成为了知名医学专家,有的成为书法家、作家,有的成了编辑、记者,有的成了企业家等等,都得益于文学的塑造。

我之所以喜欢文学,痴迷文字组合构成的美感,完全在于写作是一种精神寄托,是一种心灵的释放,是一种单纯的快乐。感恩文学,给了我纯净的灵魂和轻盈的翅膀。尽管梦想随时在变,但我仍愿意独自负起暖暖的生命,带着幸福的初心,一边书写我的所见所闻,一边执著地去寻找心中的世外桃源。

(《万水千山总是情》汤江峰著团结出版社出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