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朗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阅读家乡30年红旗不倒,30万英烈献 [复制链接]

1#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31118/4292721.html

今日在市图找到了六安地区革命时期的历史书籍和文献,才深刻感受到六安,这片人杰地灵的文明发源地,为中国革命贡献如此之多,牺牲如此之巨。

30年红旗不倒,30万英烈献身。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是六安人永不褪色的战斗史,也是六安人血泪交织的苦难史。

旧中国积贫积弱,步履维艰,列强入侵,反动*府、*阀残暴统治,加之匪患天灾如一重重大山压得中国奄奄一息,更别谈尊严和未来。以一事为例:年,法国传教士奚风鸣遭白朗*开枪误杀,安徽*阀*府陪银洋9万元结案。

奚风鸣何许人也,人品如何,不得而知。只是那时英法传教士作为侵略*之前驱亦是不争事实。9万银洋价值几何?同年开筑,历时两年竣工的一项江淮防汛工程,花费7万银元。

苦难史,就是是一部牺牲史。年余亚农、岳相如等人组织淮上武装讨伐北洋*阀,事泄被捕,88人惨遭杀害;年革命根据地失守,詹谷堂等共产*员和多名群众惨遭杀害;同年11月下旬,独山区多名共产*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年,六安、霍山两县多名革命干部和群众被国民**杀害,霍山东北区多户民房被焚,六安三区多家绝户;同年8月六安、霍山两县多名革命干部和多名群众被国民**和其勾结的匪徒杀害,多名妇女被掳走……更不用说此后的“围剿”,更不用说此后的日*侵略,更不用说国民*发动的内战。

只是,不屈的六安人在中国陷入迷途时,就已经是最早觉醒的那一批人了。

“自顾须眉七尺躯,豺狼遍地又何如?为民不斩妖魔尽,留此头颅愧有余。”——李书铭《明志》

有此志向的六安人在中国混沌一片时就已经开始了探索的道路。朱蕴山、舒传贤等一批响亮的名字已经登上历史的舞台;教育救亡的运动在六安如火如荼地上演着;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早已从三农学校传开,成为革命斗争最坚实的思想武器。

时间来到年,这是在六安的革命斗争史上伟大的一年,5月6日立夏节起义胜利,11月六霍起义全面爆发,六霍苏区基本连成一片。继而在第一次反“围剿”中,毙敌0人,在第三次反“围剿”中,毙敌人。年刘邓大*千里跃进大别山,屡战屡胜。年以游击战争粉碎5万兵力的“三月扫荡”。

而年的1月,只能用胜利来形容:2日解放六安城,14日解放霍山县城,18日解放寿县城,22日解放舒城县,25日成立六安市,26日解放霍邱县,27日召开群众大会,庆祝六安解放。六安人民在中国共产*的带领下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六安境内的反动派势力,正是人心所向,历史必然。

读至此处,不觉心潮澎湃,只感热血奔流。翻至书籍的末尾,一个个重愈千钧的名字映入眼帘:洪学智、皮定均、林维先、梁从学……他们代表了30万皖西英烈的智慧与勇气,代表了数百万六安人民的不屈与执着。

即使抛开六安悠久的历史,抛开丰富的人文风俗,抛开山青水绿的优美环境,仅这一部革命史就足以让我们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后人当思前人英勇,当传先烈志向,当守革命初心,当以坚定的信念继续向前,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去实现民族的价值!

施忠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