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朗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流浪乞讨到安居乐业索朗次仁脱贫记 [复制链接]

1#

从流浪乞讨到安居乐业

—索朗次仁脱贫记

本报记者陈林楚武干

从破破烂烂、衣衫不整到衣服挑着穿;从四处流浪、居无定所到安居乐业;从仰人鼻息、低头哈腰到自力更生;从受人鄙夷、嬉笑嘲讽到令人拍手称赞、心悦诚服……

想想过去的“辛酸苦辣”、看看现在的“如蜜生活”、想想以后的“盼头可待”,索朗次仁想都不敢想今日的他会有如此翻天覆地般的变化。用他自己的话说,“像做梦一样!”

不过,在这以前,索朗次仁的生活可不是这样幸福美满的。

索朗次仁是白朗县杜琼乡杜琼村人,在街坊四邻中,他可谓“远近闻名”。作为一个顽固的、习惯性的流浪乞讨者,几乎无人不知。从年初到年尾,索朗次仁全家出动、拖家带口,游荡于拉萨、白朗、江孜等地,四处乞讨。县里、乡里、村里一提到索朗次仁就“头疼”,在市救助站,他也属排得上号的“名人”。

年,白朗县启动精准扶贫工作,毋庸置疑的,索朗次仁被列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因为长期靠流浪乞讨谋生,让索朗次仁脱贫谈何容易?连他自己都觉得,想脱贫无异于“水中月”“镜中花”,乡里也头大,为了索朗次仁脱贫绞尽脑汁。

都说扶贫要先扶志,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信心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杜琼乡一班人决定从加强索朗次仁的思想教育上打开缺口。那段时间,乡负责人、帮扶责任人、扶贫专干、驻村干部等各类工作人员频繁出现在索朗次仁面前,一次、两次、三次……一方面给他反复讲*的惠民*策、扶贫*策,鼓励他自力更生;另一方面,给他反复算“尊严”对比账、“收入”对比账、“家庭”对比账,举例子、说典型、言命运,循循善诱、逐步开导、不厌其烦。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坚持不懈地持续教育引导终于有了成效,索朗次仁的思想观念开始有了明显转变,愿意放下外出乞讨的“行囊”,琢磨起生意经了。

年5月,索朗次仁转行当起了牛贩子,与几个人合伙买了1辆小货车,做起了牛犊贩卖生意。不干不知道、一干吓一跳,当年他就赚了2万元,对于一个乞讨者而言,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尝到了“甜头”,索朗次仁劲头更足了。年8月,他把父辈流传下来的“除玛(青稞筛子)”手艺重新捡了起来。一年下来,贩牛生意加“除玛”手艺,纯收入达到2.6万多元。

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一年多时间,索朗次仁的生活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之前经常在外边要钱,一家人穿得破破烂烂,鞋子都是捡来的,现在皮衣、皮鞋随便穿,大人、小孩想穿什么就穿什么。”说起变化,索朗次仁满脸高兴地说。

对于一个长期流浪的人而言,有个稳定的家才是最大的期盼和幸福。特别是每逢过年,这种感受更加强烈,“以往,一家子四处流浪,没有过年的概念。即使是过年,在家呆三两天,就得抓住过年的机会,赶紧外出乞讨。”索朗次仁不胜唏嘘。

有了钱,索朗次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家里的破旧房子拾掇一下。年,索朗次仁筹集了2.5万元,加上自己赚的钱,对家里的房子进行了大修缮。第二年,房子不仅修好了,修房欠款也还了。阳光棚、水泥地面、新漆梁柱、干净院子、洗衣机……“以前房子破破烂烂,一家人也不回来,根本就不像个家,过年喝的青稞酒都是乞讨来的。房子弄好了,可以好好过年了。”

房子有了,心也安定了下来,家里人的精神面貌也变了样。索朗次仁把大女儿送到拉萨的餐厅当服务员,一个月有多元收入;把小儿子送到那曲修公路,两个月就带回来元现金。同时,索朗次仁夫妇在家里还拿到了生态岗位,一家子的生活越过越有劲。

忆起过去日子,索朗次仁有苦楚。“经常被人呼来喝去,甚至是辱骂,受尽白眼。餐馆的老板经常骂我们,还不准我们进去,说我们进去要钱影响生意。”杜琼村*支部原书记多吉次旺告诉记者:“他们家长期在外乞讨,村里的各种事务也不参加,而且家里脏乱差,一家人从脸上到脚上,没有干净的地方,村里户村民都瞧不起他家,不愿跟他们来往。”

生活好了,自然活得体面。“现在我们不再出去要钱了,靠双手挣钱吃饭,去餐馆也是花钱吃饭,不再是要别人吃剩的,也没有人把我们往外赶。家里的条件好了,村里的工作也参加,村民也认可我们,没人指指点点了,过得有尊严了。”索朗次仁说。

奋斗成就幸福,有*的好*策支持,只要肯干,脱贫不再是梦。“要不是精准扶贫,我们一家人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乞讨。现在好了,享受着国家扶贫*策的同时,还有自己的生意,有事做还有钱花。”索朗次仁满怀感激。

流浪已成过去,索朗次仁一家也早已脱贫,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我们家还将享受易地搬迁*策,房子盖在县里。搬迁后,我儿子在县里上班、在县里住,生产生活更加方便。感谢共产*的好*策,没有共产*,就没有我们家今天的幸福生活。”索朗次仁如是说。

来源:西藏日报

编辑:胡同帝

初审:蔡志俊

终审:石惠之

投稿邮箱:xcb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