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7/5796518.html编者按:这次中科院动物所的科研人员去野外科学考察,主要目的是对青藏高原农牧区昆虫资源进行调查,全程多公里,历时75天。在此,我们邀请科考队员将亲身经历分四期,给大家讲述科考的内容和所见所闻。
日喀则地区大体处于喜马拉雅山系中段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中段之间,南北地势较高,其间为藏南高原和雅鲁藏布江流域。日喀则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基本上由高山、宽谷和湖盆组成,平均海拔在米以上。日喀则喜马南麓六大名沟被称为西藏小江南,分别是:亚东沟、陈塘沟、嘎玛沟、绒辖沟、樟木沟、吉隆沟。
这次科学考察,我们选择亚东沟、樟木沟以及吉隆沟为日喀则地区考察的重点区域,由于樟木塌方严重,没能进去,只完成亚东沟和吉隆沟的考察工作。
享有“西藏粮仓”和“高原果蔬之乡”的白朗县
喜马拉雅山高山地貌的亚东县(云雾散开,亚东美景尽收眼底)
半干旱高原河谷季风气候区的吉隆镇
白朗县
白朗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平均海拔m,属典型的高山河谷宽谷地貌,高原温带季风半干旱气候。白朗县是西藏发展较好的农业区之一,种植的主要作物有油菜、小麦、青稞等。同时,白朗县也是西藏自治区粮食主产县、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区,享有“西藏粮仓”和“高原果蔬之乡”的美誉。
通过地表植被类型和覆盖成度就可以看出高原温带季风半干旱气候的特点
我们于年6月20日中午到达白朗县,考察时间为年6月20日-6月22日,共计采集3天,主要的采集方式是网扫和*盘诱集。
*盘是我们在白朗县采集的主要工具
今年来白朗的时间相对早了一些。青稞刚出苗,油菜花还没有开,最常见的开花植物是锦鸡儿和*芪。看到漫山遍野都在开的锦鸡儿,我们原本以为这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采集之后发现,某种鳞翅目种类的数量较多,蜂类较少。
刚出苗的青稞
正值花期的锦鸡儿
烈日下及时处理标本的小吴哥
某种切叶蜂的巢穴
切叶蜂用花瓣做的巢室(上图中切叶蜂巢穴中的巢室)
亚东县
亚东县位于西藏南部边境,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中断,属于喜马拉雅山高山地貌,与印度及不丹接壤,平均海拔米,北部宽高,南部窄低。我们在亚东县的考察时间为年6月23日-7月2日,共计10天,考察地点主要为:上亚东乡、下亚东乡、康布乡、乃堆拉口岸则里拉方向以及普针拉,共放置3个马来氏网、2个蓝片陷阱,累计放置*盘8次。
云雾缭绕中俯瞰亚东沟
雨中*盘
雨中马来氏网
蓝片陷阱
与之前的白朗截然不同,在亚东调查期间基本每天都在下雨,我们变成了等太阳的人。早上出去找好地方等着,如果运气比较好,中间雨停的时候可以工作一会。
频繁的降水使得采集变得困难,同时山地路面的湿滑又一次考验了小吴哥的驾驶技术。
在亚东,天好像被捅破了一样,雨基本上没有停过,只是雨量大小的变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则里拉附近工作的那几天,从早到晚,雨基本上没有变小的意思,我们几乎每天都是在大雨里淋一天。虽然很辛苦,但还好收获不小。
在则里拉附近,我们发现一片延伸到河谷的山坡,坡上有很多地蜂的巢穴,密密麻麻全是,这也是我上研究生以来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蜜蜂巢穴。我们在大雨中沿着坡往下一直走到河谷,由于草比较深,再加上下大雨,返回的时候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在雨中找了一个多小时的路。虽然被淋成了落汤鸡,但还是很开心能找到这么多的巢穴。
河谷景象
站在山底,试图找到来时的路
大雨中浇了一天的小吴哥和我,感觉就算是再贵的防水鞋和冲锋衣也扛不住在大雨浇一天。
某种地蜂的巢穴
回巢的地蜂
大雨中收*盘的我们。今天吸取了昨天的教训,防水鞋还不如20块钱的“漆皮鞋”来得实在。
大雾中的普针拉民*站(中国和不丹交界处)
停雨间歇,卖力扫网的小吴哥
在一座老房子土墙上发现的某种条蜂巢穴
蜜蜂巢穴知识补充:
蜜蜂类物种根据自身的生活习性,可以在土中、枯木中、秸秆中甚至是岩石上筑巢,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蜜蜂筑巢的方式:
(1)在土中筑巢,包括土丘、地埂、沟壁、土墙和草地等都是很多野生蜜蜂筑巢的场所。例如一些分舌蜂、地蜂、条蜂、隧蜂等。在土中筑巢的种类绝大多数都喜欢在阳光照耀比较充分和植被稀疏的地方筑巢。少数种类在草丛及落叶下筑巢。
(2)在植物性材料中,包括门窗、竹子、朽木、枯树干或者木桩及植物茎秆等的孔洞内都是它们的筑巢场所。例如常见的木蜂属、孔峰属、切叶蜂属、壁蜂属和芦蜂属的一些种类。
(3)还有一些壁蜂在蛞蝓的壳内筑巢,有的熊蜂利用废鸟巢或者是鼠洞筑巢。黑颚条蜂在石洞内用泥土筑巢;*斑蜂的巢穴挂在植物的茎上,黑大蜜蜂的巢在陡峭的岩壁上,巢脾下垂暴露,距地面30m以上。
访花的地蜂(大)和隧蜂(小)(别看“我”个头小,“我”也是植物传粉的好帮手)
蜂or蝇?(一只拟态成蜜蜂的双翅目昆虫,企图欺骗捕食者其拥有攻击能力)
吉隆镇
吉隆镇南面和西南与尼泊尔相邻,属于半干旱高原河谷季风气候区,平均海拔m。吉隆镇目前是中国和尼泊尔主要的通商口岸,这一点从往年停在镇里面的尼泊尔货车就可以看出来,今年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口岸还未开放。我们在吉隆镇的考察时间为年7月3日-7月14日,共计12天,采集方式主要有网扫,以及*盘、马来氏网、林冠马来氏网以及蓝片陷阱诱集。考察地点主要为:热玛村、吉普村、乃村、冲色村、冲堆村、电站附近。
进吉隆之前合个影
翻过这座山,走过这山路不知道多少弯,到达吉隆县城
随处可见的尼泊尔货车(照片拍自年来此地科考)
从吉隆县城到吉隆镇,海拔从m直线下降到m,随着海拔的变化,植被类型垂直变化非常明显。我们根据海拔变化,共安装5个马来氏网(m-m)、1个林冠马来氏网、2个蓝片陷阱。
林冠马来氏网
马来氏网收集效果展示
采集利器知识补充:
(1)马来氏网:大部分昆虫和部分无脊椎动物,在飞行、爬行或穿行林间的过程中,对黑色不敏感。在撞击到黑色幕布后,昆虫就会沿幕布向上或向光亮的地方爬行。马来氏网诱集就利用了昆虫这样的特性,在马来氏网的最高点有个开口,开口联通装满酒精(或其它溶液)的收集瓶。马来氏网诱集不需要担心下雨,基本可以保障旱涝保收。一般一个马来氏网放置5-7天,就可以收获较多的昆虫量。马来氏网放置时间可根据不同的季节或生境而有所变化,一般收集瓶的更换时间为5-7天,最长不要超过15天。
(2)林冠马来氏网:林冠马来氏网诱集法不仅利用了昆虫上述特性,收集近林冠的昆虫,还能补充采集另外一些特性的类群:很多甲虫撞击到幕布后,不往上爬,而是假死掉落到最低点。我们在林冠马来氏网的底部也开了一个孔。甲虫或有些幼虫就会调到下方放置的采集瓶中。收集时段同马来氏网。更为重要的是,树冠昆虫采集目前除了塔吊、喷雾等方法外,很少有有效的采集和监测器具或方法。
在吉隆镇,基本每天也都在下雨,塌方也随处可见,相比于亚东好一点的是下午雨基本会停,留给我们时间工作。在吉隆镇的时间过得很快,虽然考察时间比较久,但是整体感觉很舒适,也可能是因为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在等太阳这件事情上,干活的时候也是身心愉悦。在吉隆最厉害的还要属乃夏村的蚊子,三四十只蚊子围着你转,裤子上、衣服上、帽子上全是蚊子“可爱的”身影。
这是我和小吴哥第三次来吉隆,我们经常开玩笑说见证了吉隆的发展。第一年来的时候冲堆村刚开始修路,往往一堵就是一个小时;第二年来的时候路基本上修好了,在盖路两边的房子;今年来的时候房子也盖好了,在修绿化带。每年的感觉都不一样,感触很深的还有前往乃夏村的路。去年我们来的时候,全是土路,一个四川的工程队带了很多尼泊尔人在修路,我们在山顶堵了两个小时,今年来的时候路已经全部修好。这也只是我们亲眼见到和感受到的变化,还有很多我们没有看到的变化,正在一天天发生。
通往乃夏的路(19年拍摄)
今天是搬石头开路的人(前往乃夏村的路上年拍摄)
不知道为什么,手里的火腿肠突然就很香
有点阳光就“灿烂”的小蜜蜂(小袋中黑色的虫子基本上全为淡脉隧蜂属的种类)
石蛃“借宿”在条蜂家
又一只“COS”蜜蜂的食蚜蝇
黑大蜜蜂——“吃饭”也要很优雅
7月15日,结束吉隆工作,转点普兰。15日早上装车从吉隆镇出发,晚上住帕羊镇(海拔m)。帕羊在我们的心里和沱沱河一样恐怖,从吉隆到普兰,晚上只能住到帕羊,尤其是在吉隆待得时间比较久,到了帕羊以后都会二次高反。今年已经是我第四次到帕羊,没有一次能躲得过帕羊的二次高反,难受的时候会后悔怎么把氧气袋那么早扔掉,但傍晚帕羊宾馆房顶上的彩虹和火烧云也从来都没有缺席过。
帕羊的火烧云
遇见彩虹
日喀则科考小结:
日喀则地区考察的时间为年6月20日-7月14日,考察点主要涉及白朗县、亚东县以及吉隆镇,共计采集标本号,以膜翅目传粉昆虫为主。
本期主要出场人物:
张丹: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本次科考故事的讲述者
吴清涛(小吴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科研助理
李宏亮(李老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科研助理
下期预告
世界屋脊之屋脊——阿里调查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温馨提示: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