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科 http://www.bdfyy999.com/Photo/zhongkerongyu/1060.html运城市教育局*组书记、局长路胜利
艺术教育无年龄、行业之分,真正跟灵*接近的是艺术教育,所以更应存在于义务教育阶段。
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已有了非常好的经验做法,市教育局会发现好典型,大张旗鼓、理直气壮地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
多一把量学生的尺子,就会多一批人才。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向新绛、万荣等地学习,抓顶层设计,强化目标任务,加强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办学自主性,按照成才规律,为学生量体裁衣,帮助学生成功。
通过艺体教育引领,争取让学生们有三五个兴趣,一两个特长、一点成名的专业,为他们的未来幸福生活机遇坚实有力的支撑,让艺术教育、河东教育成为一张最为亮丽的名片和一道最为光彩夺目的风景,成为每个教育人引以为傲的品牌。
创新学校艺术教育擦亮新绛教育品牌
新绛县教科局*组书记、局长任还忠
春末夏初,惠风和畅。在举国上下喜迎*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和艺术教育现场会在我县召开,给了我们巨大的鼓舞和力量。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不断提升艺术体育发展水平,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各位领导和同仁的支持与厚爱。
中小学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培养艺术人才的基础工程。近年来,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教育局的精心指导下,我们以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市局有关文件精神和县委县*府“三五”发展战略,坚持把学校艺术教育作为打造教育强县的重要抓手,强化“三个到位”、突出“三大重点”、实现“三大跨越”,不断巩固和创新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成果,使新绛教育叫响河东、名扬三晋、享誉全国。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年在“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推进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年荣获“国家级书法教育示范县”称号。《山西日报》《山西教育》杂志曾做过专题报道。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向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汇报如下:
一、强化“三个到位”,建立健全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机制
中小学艺术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领导是关键,师资是核心,经费是基础。为此,我们立足战略高度,首先做到三个到位。
组织领导到位。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领导组,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方案》,加强部门联动,定期召开联席会。县委书记李玉林、县长解芳、副县长庾根来多次深入学校、深入一线调研,剖析发展瓶颈,破解发展难题,给了我们巨大的鼓舞和力量。县教科局作为主管部门,坚持把艺术教育列入议事日程,统筹规划课程研发、课程安排、课堂教学、教材编写、师资培训,同时依托县其他职能部门,通过定期召开现场会、观摩会,总结经验,推动工作。县*府教育督导室把中小学艺术教育作为督导工作重点,定期开展综合督导、专项督导、跟踪督导,为促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机制保障。
师资配备到位。艺术师资是推动艺术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我们坚持内挖潜力、外借资源,一是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为基层学校配备了50余名有激情、懂业务的艺术校长。二是在每年的教师公开招聘中,依据学校艺术教育需求,划出一定比例,专门招收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艺术院校毕业生,从事艺术教学。三是合理配置师资资源,要求凡是有艺术专业特长的教师一律改任艺术教学。四是结合新绛传统文化艺术特点和学校地方课程需要,在绛州鼓乐、澄泥砚、面塑、书法、蒲剧、木版年画等专业领域聘请了百余名校外兼职教师。五是加大培训和培养力度,采取校本研训、自学互教、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鼓励艺术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观摩学习,既解决了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需求,又促进了校园艺术与社会文化的有机融合。
经费投入到位。为了进一步适应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需要,县*府坚持把艺术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均衡验收和全面改薄工程的总体规划,先后累计投入余万元提升校园文化水准,校校设置了艺术长廊、演艺园地、名人雕塑,悬挂了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在全县学校增设了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艺术器材室,配备了相应的设施设备,给30所鼓乐基地校配备了余面绛州锣鼓,余件打击乐器。并投资万元新建了新绛二中艺术大楼,为中小学艺术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
二、突出三大重点,不断夯实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基础
一是开齐上好艺术课,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开齐开足艺术课程是落实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基础。我们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要求,制定了《新绛县关于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做到计划、课时、教材、教师、考核五落实。并对艺术教育的三维目标、教材教参、教学常规、艺术活动等都提出了具体标准。质量检测实行统一命题、统一测试,测试成绩计入学校年终考核和学生的评价档案。截止目前,全县中小学音乐、美术、书法开课率达到了%,课外艺术活动开展率、学生参与率均有了明显提高,有效保证了学校艺术教育向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发展。
二是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加强艺术特色学校建设。新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重教兴学,民间文化资源丰厚,我们在广泛调研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地域特点,确立了合唱、舞蹈、古筝、戏剧、剪纸、澄泥砚、木版年画、篆刻、陶艺等余个艺术特色项目,建立了30所鼓乐基地校和40所书法教育基地校。组织专人编印了《绛州鼓乐》《绛帖》《绛州剪纸》《蒲剧欣赏与演技》《新绛面塑》《绛州木版年画》《澄泥砚的欣赏与制作》等数十种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成立了鼓乐、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定期组织鼓乐、书法、舞蹈、戏剧等专家深入学校指导工作,初步形成了“校校有特色、班班有特点、人人有特长”的发展格局。
三是组建社团组织,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我们根据学校艺术特色,面向全体学生,指导各校组建了鼓乐、声乐、二胡、古筝、小提琴、书法、绘画、舞蹈等上千个艺术社团组织,学生参与率达到了90%以上,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周周有活动、重要节点有展示。不少艺术社团时常活跃在学校、村镇、城市社区。每年大学生欢送会、运动会开幕式、村镇文化活动、春节晚会、春节社火活动、国家和省市组织的各类艺术展演都有他们的身影。西街实验小学的少儿鼓乐艺术团不仅登上了央视校园春晚、亮相央视中文国际频道《非常传奇》栏目,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而且还赴香港、日本等地交流演出。
三、实现三大跨越,全面提升新绛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持续发力抓艺术教育,不仅焕发了新绛教育人工作激情和拼搏斗志,而且提升了新绛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教育已成为令新绛人骄傲自豪和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一是特色发展实现了新跨越。我县每年都要举办大型艺术展演活动,目前已连续组织了六届。集中展示了鼓乐、器乐、舞蹈、戏剧、书法、绘画、雕刻、面塑、布贴、印染、剪纸等20多项艺术活动成果,特别是绛州鼓乐和书法现场展示规模宏大、场面壮观、精彩纷呈、令人震撼。同时,全县各学校每年都要举办运动会和艺术节,促进了艺术教育向纵深发展。全县13所书法龙头基地校被授予“国家级书法教育示范校”。组织参加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连续三次受到教育部表彰。年代表山西省参加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西街实验小学的鼓乐《杨门女将》、新华学校的鼓乐《滚核桃》、东街逸夫学校的“面塑艺术”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展示奖”。
二是内涵发展实现了新跨越。年全省“书香飘万家”家庭亲子阅读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县举行。中小学*教工作不断深入人心,学生人人会背《弟子规》、人人会做《弟子规》操、人人会唱《弟子规》歌。小学成绩实现了城乡均衡、总体优秀,中考成绩名列全市前茅,高考成绩万人达线率连续十多年稳居全市榜首,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香港中文等名牌大学。特别是艺术类考生每年都为我县高考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三是均衡发展实现了新跨越。我们以学校艺术教育为引领,全面推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幼儿教育每年通过举办文艺汇演,不断增强改革活力;特殊学校参加全市助残日文艺调演,两次荣获“优秀节目奖”;新绛中学的课改成为全国课改的一面旗帜;新绛二中通过以艺立校、特色强校,被评为市级示范高中、“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和“全国特色学校”;职教中心通过兴办艺术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艺术人才;民办教育充满活力,海泉学校被评为山西省品牌学校;集团化办学改革和名师工作室建设不断深化;义务教育实现了优质均衡,顺利通过了市级复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我们虽然做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创新中小学艺术教育,为进一步擦亮新绛教育品牌、振兴河东教育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用心搭建艺术教育的金字塔
万荣县教科局*组书记、局长张炜
英国女诗人白朗宁说过:艺术教育要担负起哺育思想的责任。而基于中国传统教育的束缚,艺术教育又常常被人忽视,但我始终认为: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于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到教科局工作六年来,我始终把艺术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带领班子成员与全体教师,用心搭建艺术教育的金字塔。现将一些做法与大家分享,敬请大家指导。
我们实践的艺术教育金字塔共分五层:第一层是硬件与环境,第二层是班级艺术教育,第三层是联区、学校艺术教育,第四层是全县系统艺术教育,第五层是教科局理念导航。
第一层三大支柱,着眼长远,筑牢金字塔基石
关键词:夯实硬件加大投入创优环境
我认为,完备齐全的硬件设施,满足需求的经费保障,情趣高雅的育人环境,是艺术教育的基石。筑牢基石,艺术教育才会枝繁叶茂,根深蒂固。
1.夯实硬件设施。我们以“全面改薄”为契机,投资近万元,为全县余所学校,改造美术室、舞蹈室、音乐室、器材室、练歌房等功能室个;配备表演服饰、道具、器材数十万件,完全满足了教学需求,为艺术教育工作的扎实开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2.加大经费投入。我们明确规定,各校要将生均公用经费5%以上用于艺术教育投资。同时,累计拿出30余万元,重奖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激发了基层学校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3.创优育人环境。我们坚持“动静结合,突出个性”的原则,不断创优育人环境。投资余万元,实施了学校绿化工程,学校绿化面积基本达到30%;建设艺术长廊50个、名人雕像个、文化墙面、版面块,创设了春有花,夏有水,秋有香,冬有绿,亭台楼阁,交错映衬,文化版面,星罗棋布的育人环境。万荣中学、万荣二中学校绿化整体规划分为教学区、实践区、生活区、运动区四大板块,面积达2.5万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实验中学建设含英楼、怡馨楼、思源楼,共布置文化版面块,让学生时时处处接受艺术熏陶;孝原中心小学将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特色相结合,建设24孝推崇墙,大力弘扬孝文化。
完备的硬件设施,充足的经费保障,良好的育人环境,筑牢了艺术教育金字塔的基础,为艺术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档升级,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第二层十种形式,班班活动,人人点亮艺术心灯
关键词:十种形式每周展示人人参与
班级是最基础的教育组织,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一个孩子接受艺术教育、获得展示机会,是艺术教育工作的基础。
1.十种形式广开渠道。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与艺术教育中,制订了“双一、双十、双百、双千、双万”框架,其“双十”之一就是艺术教育的十种形式,即:读(读书)、写(写作)、讲(演讲)、诵(经典)、工(手工)、体(体育)、艺(艺术)、技(技能)、书(书法、绘画)、劳(社会实践)。这十种形式涵盖了艺术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在全县各校班级有效开展。
2.每周展示助推发展。我们明确规定,每个班级每周至少开展1次艺术教育班会活动。在这一*策的引领下,全县1余个班级积极响应县局号召,先后通过读、写、讲、诵、工、体、艺、技、书、劳等10种形式,开展了面塑、演讲、手抄报、科技制作、舞蹈、蒲剧、剪纸、书法等60余项艺术教育活动,有据可查的班会近10次。班级展示活动未必完美,但最大限度地为孩子提供了展示平台。我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虽然智力发育不全、肢体残疾,依然大力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以“全市残疾人运动会上取得6枚金牌、3枚银牌、1枚铜牌”为题材,编排的情景剧《感恩的心》,小品《我不回家》均荣获全县校园文化艺术节特等奖。
3.人人参与提升素养。全县所有学生,人人参与班级艺术活动,才艺展示累计达50余万人次,掀起了“人人参与活动,人人展示才艺”的热潮。通化二小各班把传承楹联文化与毛笔书法相结合,人人每天坚持用毛笔撰写楹联,共撰写楹联2万余副;实验幼儿园各班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搜集整理民间体育游戏46个,出版校本教材《民间体育游戏集锦》,使游戏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有力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示范幼儿园开展蒲剧进班级活动,先后从县蒲剧团聘请12名演员,30余次指导幼儿学习蒲剧艺术。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班级艺术活动,发现了学生的闪光点,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活跃了学生的文化生活,为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层数百社团,校校参与,铺就特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特色社团特色活动特色校园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获”是我在艺术教育工作中一贯坚持的原则。
1.组建特色社团。我县各联区、学校,按照“突出办学特色,尊重学生需求”的原则,先后组建了小提琴、舞蹈、美术、写作、楹联、剪纸、面塑、科技制作、书法、武术、葫芦丝、播音主持、花样跳绳、锣鼓、腰鼓、抬阁、搏击操等个艺术社团,参加学生2万余名,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开展特色活动。每个社团每天1小时活动,一周一次展示,五一、六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全校集中展示,全县每年累计举办展示活动1万余次,参与学生10万余人次,全县艺术教育呈现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喜人局面。
3.打造特色校园。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地域文化,强力打造特色学校。城镇中学的大课间文化,南街小学的汉字文化,城关小学的手工文化,北解小学的扇艺文化,实验小学的服饰文化……一大批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已按照长远规划,步入发展轨道;个别学校,特色文化已初见成效:实验小学师生,收集历朝历代、各个民族服饰图片余副,积极探索服饰艺术,余名学生能准确辨认不同朝代、不同民族的服饰,设计服饰余件;城关小学人人动手,密切协作,制作了飞云楼、望云阁、现代立交桥、学校模型等余件手工作品,这些作品,或新颖别致,精巧玲珑,或大气磅礴,雄伟壮观,在社会引起强烈轰动,好评如潮,《*河晨报》头版头条做了专题报道。
特色社团,百花齐放,各显神通,万千学子,快乐成长,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认可、社会的一致好评。
第四层六载艺苑,万人竞技,才艺撂红各级舞台
关键词:人才合力大型平台成果凸显
“给学生搭建充分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舞台,打造艺术教育精品,擦亮万荣艺术教育品牌”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1.打造人才队伍。几年来,我们共招录音体美专任教师名,共培养县级教学能手69名,市级教学能手13名,省级教学能手2名,聘请县域内楹联、面塑、剪纸、蒲剧等方面人才余人,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了强大的人才合力。
2.搭建大型平台。我们每年举办一次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五届校园文化艺术周参演节目余个,参赛师生余人次。同时,先后成功举办了精彩绝伦的全市运动会开幕式,举行了“教育之春”摄影大赛,师生对联、绘画大赛,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汉字听写大赛,百米长卷?相约万荣春天等50余次大型活动,参与学生1万余人次,提升了学生艺术素养,培养了学生团队意识,磨练了学生拼搏意志。
3.教育成果凸显。付出终有回报,一个个精品节目脱颖而出,享誉河东,撂红三晋: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大奖20余项,青谷小学的*河娃锣鼓获得全国校园艺术节节目展演一等奖,六毋小学跳绳获得全国跳绳联赛太原站亚*,万荣二中摘得山西省体育舞蹈大赛桂冠,金井小学软槌锣鼓登上了“童乐三晋”少儿春晚……
一次次参加各类大型赛事,一个个艺术精品,助推万荣艺术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声名鹊起。
第五层“五双”工程,领路导航,八方合力节节攀高
关键词:五双工程制度推进家校共育
决策者的理念,决定着事业的成败。几年来,我带领教科局一班人,探索、研究、实践,锲而不舍,狠抓落实,持续推进艺术教育工作。
1.实施“五双”工程。我们在全县大力实施“双一、双十、双百、双千、双万”工程:“双一”,即一个重点,一个目标;“双十”,即十个方面内容,十种活动形式;“双百”即百支明星队,百所特色校;“双千”,即千名特长教师,千件艺术作品;“双万”即万名国学弟子,万件文化作品。
2.制度推进。任何改革都要经历阵痛,面对家长抱怨、学校抵触的状况。我同教科局一班人,反复研究,多次讨论,先后制定了《艺术教育工作考核方案》、《特色学校验收方案》、《艺术教育工作五年规划》等指导性文件,组织办公室、教育股、宣教中心、*教股,成立了“艺术教育工作领导组”,负责艺术教育的*策解读、规划制定、组织实施、督导检查,强力推进艺术教育工作。同时,局机关每年组织一次“庆五一联欢晚会”,局领导、全体同志人人登台展示才艺,以现身做法,激励基层学校大力开展艺术教育工作。
3.家校共育。为了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全县各校累计召开家长座谈会余次,发放致家长的公开信4万余封,广泛宣传艺术教育的新思路、新成效,争得家长支持学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