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朗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自治区宣传团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医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al/180416/6172010.html

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

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神池

这里有神池的经济、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立足故土,着眼家乡,动真情,写真人,记真事,讲神池故事,抒桑梓情怀

年04月24日

第十一期

绿荫中的高地

杨峻峰

作者杨峻峰在神池坝堰梁宋辽界壕前留影

离开神池县国营苗圃己有整整40年了,这40年里,我时常回想起在苗圃的那年时光,那里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人生驿站。

苗圃部分职工合影。从左至右:厉天锡、作者杨峻峰、刘忠、孙贵生

神池苗圃坐落在贺职乡南坡底村,老百姓通称南坡底苗圃。记得是在年春节刚过,生父带着我乘坐神池到河曲的公共汽车,来到南坡底村客车停车的地方,一个荒无人烟的公路边,距南坡底村还有一公里路。下车后需步行一段平整的土路,便来到一个鱗次栉比的建筑群落。村东头有显眼的一大排房,房的后墙上刷着白色,写着“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美术体黑色大字,不用问人,知道那应该就是苗圃了。父亲和苗圃的领导不熟,但苗圃的人们知道我父亲的大名,父亲当时任神池县委宣传办公室副主任兼通讯组长。我们去的时候,苗圃的负责人回老家过年还未回来,有一个技术员临时负责,我父亲便向那位技术员交代了县林业局的通知,苗圃的人们也早知道要来一位新工人,这样一说便知,我新的生涯开始了。

苗圃的人员很少,只有九位正式工或正式干部,但都很精干,素质很高。

苗圃的主任叫刘天魁,山西襄汾人,听说老家叫景毛公社柴寺村,什么学校毕业不清楚,估计也是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神池县的。刘天魁是行*干部的做派,但十分重视文化。大家白天都有生产任务,每天晚上,他要组织这些单身汉,也可说是全体职工读报学习,还学上级文件。大家从报纸上随时获悉着国家的大事,还有一些先进人物的事迹。老刘除了引导大家学习外,还有就是对我和李瑞珍的培养。他想把我们俩培养成为有高超技术的工人,让我们俩多学林业知识。此外,老刘或许看到我到苗圃时所带的唯一行李就是一大包工具书,诸如《语法逻辑修辞》《新闻写作》《语文基础知识》《三家村札记》等,于是逼着我写新闻稿,经常下任务,我每次都能令人满意地完成。

技术员叫白郎亭,五台县人,东北林业大学毕业,学的无线电专业,在大学时就加入了国民*,后因历史问题被分配到神池。白朗亭是老知识分子的举止,让人时常感到有种威严,像是苗圃的二把手,老刘不在时他全面主事,有时老刘在,但业务方面的事老白都能管到底。他除了有丰富的林业知识外,还会修理无线电,不过不随便给人修。有时人们修理收音机,实在鼓捣不了时,他搭一把手,三两下即可搞定。他也想培养青年人,主要是想培养我。一年中,他将林业方面的“绝活”都教给了我,如不同树种的不同栽培技术、四五十种杨树的识别,落了叶也要识别清楚。他培养我,除了想给苗圃培养新人外,还有一条是想让我接替他的技术工作,有时太原家中有事,他回省城时就将苗圃的技术一摊子让我顶替。

南坡底苗圃部分职工合影。从左至右:李根生、刘忠、刘天魁、李瑞珍、作者杨峻峰

事务长叫田子申,五台县人,山西大学生物系毕业,毕业后分配到神池中学教书,是有名的好教员。后因犯了错误发配到苗圃。据说他好练字,学生们在他写过的废纸上发现有美帝、越南、必败的字样,认为是说美帝必败越南也必败,认定为反动标语,发配到苗圃栽了树,一个月25元生活费,我刚去时还挣36元呢。田子申文化基础扎实,能写会画,苗圃的所有学习、批判壁报都是他写的。他在定作息时间表时,也要在中间的直线下面写上“时间在飞逝”的字样。他带我们出去栽树,碰到地皮菜,也要给我们讲述地皮菜学名叫“念珠藻”。我每写下一篇文章,都想让老田看看,让他给修改。他的体育功底也很深,在院子里放上一个条凳,他低倒头在凳子上一翻,就能翻一个跟斗,至今我也没有记住他那些套路是如何完成的。

工人厉天锡,上海人,原是神池人民银行职工,因为犯了错误被发配到苗圃种了树。据说他在银行住单身时,晩上听收音机,有人听到他屋里传出“莫斯科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被人告发收听敌台,犯了*治错误,打到苗圃种了树,也是每月生活费25元。厉天锡是什么学校毕业已不记得了,只知道他酷爱体育,还自费订了许多体育报刊。老厉戴着眼镜,喝茶较讲究,苗圃其他人基本没有喝茶的习惯,都是喝冷水或喝白开水,唯独他在闲暇时用玻璃杯泡上点龙井,悠然自得地品味。

工人孙贵生,太原人,是中学毕业后到了神池县水保队,由水保队调到苗圃的。孙贵生也算见多识广,文化方面虽说没有显露出有多高水平,但平时的谈吐比较高远,也比较刁钻,喜欢提点反对意见,单位上有点看不入眼的事,马上会当面提出,或者不点名地在院子里大声说道,活像苗圃的一位监督员。孙贵生的长处还有喜欢拉二胡,我从他那里才知道刘天华、阿炳是什么人,什么叫《病中吟》,什么叫《二泉映月》。

工人李根生,神池八角镇下石会村人,原是邮电局工人,不知犯了何事被调到苗圃。李根生虽说没有多高的文化程度,但社会阅历颇深,特别是会武术,有一条捅鞭,有一条七节鞭,工余时间打上几下,有时在人多时露上一手,让大家取乐。他还会拉二胡,唱山曲民歌是好手,经常自拉自唱,唱什么《撇白菜》《探妺子》《五哥放羊》等。他还有一个绝活,或者叫特殊技能,就是骑自行车的技艺相当高超能沿着一寸宽的铁甲牛车的车辙飞快行驶。

工人吴二白,神池窝铺沟村人,不知从何单位调到苗圃,年纪较大,高度近视,担任保管。吴二白的特点有二,一是精通医道,能扎针,南坡底村有村民患点霍乱,或者头疼,经常请他扎针,我后来将家中祖传的一套《针灸大成》借给了他,离苗圃时也未向他讨要。二是会讲故事,他读的明清笔记小说较多,且过目不忘,小说中插的一些诗句也能背出。每天晚上,我们几个青年人总是守在他那间屋子里,让他讲一些《大小八义》《三侠五义》《小五义》《金镯玉环记》《洗衣记》《施公案》《今古奇观》之类的故事,从中化解着长夜的沉闷,也懂得了些做人的道理。

工人邢忙,神池大井沟村人,不知从何处调入。在苗圃放着一群羊,为国有单位挣着国有工资的羊倌,应当堪称最牛的羊倌了。他经常向我们叨啦野外的一些故事,如碰到狼或狐狸,有时碰上蛇交配,他便打死,将两条蛇装在口袋里带回来让我们吃,大家不敢吃,在犹豫之时,便让大黎猫抢走了。

快年底时分配去一位女大学生,叫马粉恋,山西阳曲县人,山西农大毕业,是苗圃唯一的女干部或女职工。可能是第一届工农兵大学生,毕业时省委领导刘开基前去参加仪式。她去苗圃后接任了会计,在林学方面也没看出有什么特长,因是女的,我们也交流较少。

以上9位是苗圃年在册的正式人员。还有一位合同工,叫刘三虎,大名刘文章,本南坡底村人,和李根生合伙赶着一辆马车,他是副手,老百姓俗称拉磨杆的。还有三位临时工,有我,还有一位李瑞珍,我们俩都是从城里来的,都是18虚岁。另一位叫王富鸿,伙夫,本村人。

神池苗圃让我起敬的是它的文化,就因为这文化的魅力,这十来八个人的单位能让我40多年不能忘怀。

当我第一天去苗圃的时候,建筑物外墙上的大幅标语就让我肃然起敬。走进院子,墙壁上张贴着批林批孔壁报,壁报的内容、书法漫画,放在县城里也是一流水平。中午时分,邮递员来了,除了《人民日报》《山西日报》《忻县地区报》等外,还订着《体育报》《新体育杂志》等,这些体育类报刊,我在神池县级机关也没有见过,何况这荒野的乡村。

南坡底苗圃青年工人。从左至右:作者杨峻峰、刘忠(襄汾籍)、李瑞珍

苗圃还有一支篮球队。虽说就那么八九个人,因多数是学校毕业,所以都有打篮球的基础。有时神池剧团到贺职公社或南坡底唱戏,苗圃的刘天魁、白朗亭、孙贵生、田子申、厉天锡、李根生6人就能组一支球队,和剧团比赛,成绩还算可以。

苗圃的夜晚是释放文化的夜晚。因职工们家口都在老家,刘天魁的家属在襄汾,白朗亭的在太原,田子申的在五台,厉天锡的在上海,李根生和邢忙的在下石会,吴二白的在窝铺沟。孙贵生已经28岁,尚未娶妻。这些单身们一到晚上,全是依靠文化来打发时光。刘天魁领导职工学习、督促我写新闻稿,找我们谈心,闲时看点时*类的书。白朗亭是讲点时事,看小说或业务类书籍,听听收音机。田子申是以听收音机为主,有时指导我写文章。厉天锡研究国家的体育动态。李根生、吴二白的寝室里围的人最多,听讲故事,听拉二胡。孙贵生拉二胡,或者下象棋。傍晚或中午,大家有时打打篮球,跟李根生学学捅鞭七节鞭、蹲蹲马步。

苗圃人虽说都是单身或光棍汉,但从不到农村去串门,不和农村的妇女们开玩笑。据说在我去苗圃的前两年,有一位苗圃工人和南坡底的女青年找对象,未婚先孕,最后那位工人受了处分,被调出苗圃,到了数十公里外的大赵庄林场。或许是这一事件给苗圃人敲了警钟,但我认为苗圃人多是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他们对一些歪门邪道嗤之以鼻,或者根本看不起农村的妇女。

苗圃的主要任务是育苗,这里是全县唯一的育苗基地,从外地调回树苗,苗圃的人员将长树苗剪成20厘米长的短穗,最后插在耕过的地里,一亩~株,育上百十亩苗,出大几十万、百十万株树苗,无偿供全县农村栽植或公路两旁的绿化。因苗圃的人员有限,育苗太忙时,多数苦力是从南坡底村雇佣,我还任过好长时间的苦力工的领班。

我在苗圃的一年中,经历了翻地、剪穗、插穗、锄草、掰芽、剪枝、捋叶、起苗等生产全过程;曾每天盘量苗子的高度,记载地表温度和天气温度,研究不同气候对树木生长的影响规律;知道了青杨派、美杨派、白杨派、黑杨派等知识;学会了各种嫁接技术,懂得了形成层、叶脉、封顶等专业术语;认识了北京杨、合作杨、群众杨、毛白杨、小青乘美、唐柳、小乘黑单株、五台青杨、大青杨、加拿大杨等40多种树种。特别是写了数十篇新闻稿,在神池广播站播放,还寄到《忻县地区报》和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写下几十篇日记和散文、诗歌,可惜数十年的辗转,日记本和散文创作本已经散佚,最后只保存下离开苗圃时的五首诗,年收录进我出版的《峻峰诗抄》中,也算对那段生活的一点记载吧。

神池县国营苗圃是我人生的第一个驿站,但这个驿站,是充满文化的驿站,使我在那里又受了一场文化的洗礼,进行了一场系统的进修。我感到,那里真是一块文化的高地,使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奠定了我以后应当如何工作如何生活的基础。最后我走出苗圃,走到忻州,从事了新闻工作,与我这株树苗在那块文化的土壤上生根发芽是分不开的。

(年秋,图片提供:作者)

作者杨峻峰被评为山西十大最美长城卫士,在山西广播电视总台“文明守望”节目中宣誓

作者简介:杨峻峰,笔名雷迅,男,年出生于山西神池,忻州师院中文系毕业,原忻州日报社编委,高级编辑。中国长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长城保护研究会常务理事,忻州遗山诗社社长。

本文来源:《桑梓情怀》第一册第十二篇

本期编辑:肖巍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原文:看最新神池新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