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朗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后的疆臣清朝末任总督们伯虎42 [复制链接]

1#

“总督”之号始于明正统六年(年),兵部尚书兼大理寺卿王骥在讨伐麓川叛乱时被授予“总督军务”官衔统一指挥出征明军诸将。正统、景泰年间(-年),明朝逐渐开始在各地设立总督,管理地方专务及军务。成化元年(年),为平岭南叛乱,明宪宗以韩雍出任两广总督,提督两广军务,这以后,总督成为地方经制官职。

顺治元年(年),清军入关,清朝代替明朝开始对全国实施统治,明代的官制也被清朝基本继承下来,其中“总督”被明确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统管一省或数数省军务政务。清初,中原战乱不休,局势混乱,所以总督官职及管辖区域的设置比较繁琐、混乱,时设时废,随情况而定。康熙二十二年(年),康熙帝收复台湾,国内局势基本得以安定,地方行政区域及官员的司牧责任也得以稳定并形成制度。经过数十年的调整,乾隆三年(年),乾隆帝将福建、浙江两总督合并为闽浙总督,加上之前已经设立的其他地域总督,清代在内地区域一共设立了直隶、两江、湖广、四川、陕甘、云贵、两广、闽浙八大总督辖区,并在之后一百七十余年里成为官场定制。

光绪三十二年(年),清朝在关外区域设立东三省总督,统管黑龙江、吉林、奉天三省。至此,地方行政官制中,一共是九位总督(另设的河道、漕运总督不计如内)。这九位总督,都是实实在在的封疆大吏、地方军政第一长官,手握大权,权威赫赫。

宣统三年(年)八月十九(阳历10月10日),在一系列的前因后果推动下,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中的革命党人发动了起义,并迅速联系驻守武昌城外的辎重队、炮兵营、工程队军中的革命党人,以举火为号,向武昌楚望台齐集,城内二十九标及三十标的革命党人也纷纷自动参与作战。各部起义军汇合后分三路向城内的湖广总督署及新军第八镇司令部发起进攻,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在天亮前占领了总督署和第八镇司令部,湖广总督瑞澄从督署后墙打破墙壁逃走,避于长江军舰上,第八镇统制张彪抵抗不利后率残部退出武昌城,“武昌起义”获得成功!

两天后,汉口和汉阳的革命党人也发动起义,驱逐消灭了清朝驻军,武汉三镇全部光复。革命党人推选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建立湖北军政府,并向其余各省人民发布通电,号召全国民众参与革命。

在武昌起义的燎原之火下,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朝政府,宣布参与革命。宣统三年十一月十三(阳历年1月1日)孙文被推举为为临时大总统,清朝的正统合法性将不复存在。此后在手握北洋新军实权的袁世凯胁迫下,清朝先是在一片茫然无措中被迫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全面负责镇压革命,后又被夺取了军政、施政权的袁世凯威胁逼宫,恫吓“皇室只有退位,才能护佑安全”,再加上各地实权官员将领纷纷发出的“恳请涣汗大号,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请愿电催促下,隆裕太后于宣统三年十二月十五(年2月2日)举行清朝最后一次御前会议,决定让宣统帝退位以换取清室平安。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三(年2月10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清室优待条件》,宣布接受《清帝退位诏书》,同意了宣统帝退位之后政府承诺的各项优待条件。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年2月12日),在最后一次朝会仪式上,隆裕太后以宣统帝的名义颁布退位诏书,向全世界宣布皇帝退位、清朝的历史至此结束。

而朝廷不复存在之后,那些曾经的清朝封疆大吏、地方重臣们也大多失去了权势,成为普通人,其中有些成功改变身份,投入新政府之中,继续担任官职,甚至身居高位,有些则就此归隐,默默无闻地走完后半生历程,个别人还在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中失去了生命。这里就以最具代表性的清朝臣子:最后一代地方总督们作为参照物,讲述新旧时代更替之时,历史和人物之间的故事吧。

一、直隶总督:直隶总督为九大总督之首,设立于顺治十八年(年),第一任总督是苗澄,督署先驻大名,清康熙八年(年),革总督,改为直隶巡抚,移驻保定府,雍正元年(年),革巡抚,复设立直隶总督,此后永为定制,直至宣统三年(年)。历代直隶总督共计七十四人,其中实授三十八人,署理三十人人,护理六人。

宣统三年(年)十二月,直隶总督陈夔龙因态度守旧、坚决反对宣统帝退位,因此被袁世凯所厌恶,再加上陈夔龙曾经说过袁世凯“居心叵测、擅权窃国”,所以为了不让这个老对头干涉乃至阻拦自己的“大业”,袁世凯唆使亲信弹劾陈夔龙,致使心会意冷的陈夔龙在宣统三年十二月十五(年2月2日)向朝廷告病,辞去官职,离京赴上海隐居。

挤走陈夔龙后,袁世凯将自己的同乡、亲戚、亲信湖南提法使张镇芳(张镇芳是河南项城人,袁世凯正儿八经的老乡,姐姐是袁世凯之兄袁世敦之妻,又是亲戚,张镇芳久任长芦盐运使,又是时任直隶总督袁世凯的直接下属)火速提拔为署理直隶总督,为自己夺取清室大权做好内应和掌握外援。

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年2月12日),隆裕太后颁布退位诏书,宣统帝正式退位,清朝灭亡。刚刚当了十天直隶总督的张镇芳也因此去职。不过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立即提拔自己乡党亲信张镇芳为河南都督兼民政长,负责前往河南镇压“白朗起义”,张镇芳成为家乡河南的最高长官。

在河南时,张镇芳紧紧追随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杀害革命党人,殃及无辜,河南一片血雨腥风,史称“帝乡人命贱如麻,冤血三年浸碧沙。我欲招魂魂不至,腥风吹赤半天霞。”年2月,为了平息民愤,袁世凯以“剿匪无方、乱杀青年”的名义撤销张镇芳河南都督职务,调回北京任职盐业银行总办。

张镇芳在北京时,积极支持袁世凯“称帝”活动,被共和人士斥责为袁党“七凶”之一。年6月袁世凯死后,张镇芳联络江苏都督、长江巡阅使张勋等遗老和复辟势力,谋划宣统帝复辟。

年7月,张勋发动复辟,迎宣统帝“复位”,张镇芳参与其中,被授予“内阁议政大臣、度支部尚书”等职。不过复辟闹剧只持续了十二天就被粉碎,张勋出逃,张镇芳被抓,大理院以内乱罪判处其判无期徒刑。不过经过多方关系通融,又以捐赈款名义捐款四十万元后,张镇芳在三个月后被开释,以保外就医的名义返回天津,从此不再参与政事,只担任北方银行董事长、盐业银行董事长等商职。

张镇芳长期居住在天津,只有少数时间返回河南项城老家小住。年,七十一岁的张镇芳在天津去世,安葬于天津东南郊的吴窑村。由于没有儿子,所以他将弟弟张锦芳的儿子张伯驹过继为养子,传承家业。张伯驹是“民国四公子”之一,颇负盛名的书画收藏家,为了保护和收藏历代珍贵书画文物倾注了毕生心血,《平复帖》、《游春图》等稀世国宝就是在他的手中得以保存、避免了流落国外的命运。张伯驹为保护历代珍贵文物,确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两江总督:顺治四年(年),清朝在原明朝南直隶地区设立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督署驻江宁(南京),第一任总督是马国柱。康熙二十一年(年)正式改名为两江总督。同治五年(年),两江总督开始管理五口通商事务,并兼南洋通商大臣,权力大大扩张,成为天下总督中排名仅次于直隶总督的疆臣。历代直隶总督共计八十六人,包括于成龙、陶澍、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等一大批清代名臣,都出任过两江总督。

宣统元年(年)五月,张人骏调任两江总督,宣统三年(年)八月,武昌起义爆发,革命态势迅速蔓延到东南各地,时任两江总督张人骏依仗江南提督张勋的巡防营兵力,准备固守江宁,顽抗到底。九月十八,驻江南的新军第九镇在统制徐绍桢率领下于秣陵关宣布起义,并联络早已起义的上海都督陈其美,组建革命联军会攻江宁。

十月初四,联军正式发动攻城战斗,经过一周的激战,联军于十月十一扫清了江宁外围清军阵地,并组织敢死队分攻通济、朝阳、神策、太平、仪凤各门,城内清军因此军心动摇。张人骏见江宁即将陷落,局势不可挽回,便假意委托城中美国传教士出面与联军接洽,谎称投降,暗中和江宁将军铁良趁着天黑乘箩筐缒下江宁城墙出城,躲到了停泊于长江的日本兵舰上,然后逃往上海租界,再避居青岛,此后张人骏隐退民间,再也没有出仕。

宣统三年(年)十月十二(阳历是12月2日),革命联军攻破江宁,和城内清朝江南提督张勋所率领的残余清军展开巷战,最终肃清城内,张勋率残兵自汉西门逃出城外,经浦口北遁徐州,坚守以对抗革命军。

宣统三年十一月初五(阳历是年1月23日),清朝以张人骏守土不利、弃城潜逃为名,革去了他全部官职,将困守徐州顽抗革命的江南提督张勋授为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南洋大臣。

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张勋一心效忠的朝廷烟消云散。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笼络人心,将驻守徐州的张勋部清军改编为武卫前军,授张勋为统制,移防山东兖州。年二次革命爆发,张勋奉袁世凯之命,率部南下,镇压南京讨袁军,因功被袁世凯授予定武上将军、江苏督军,后转任长江巡阅使,移驻老巢徐州。

张勋时时以“大清忠臣”自居,自己及所部数千人均保留发辫,时人称张勋为“辫帅”,定武军称为“辫子军”。张勋内心依旧效忠清室,一意维护逊清朝廷,在徐州积极策划迎宣统帝复辟。

年袁世凯去世后,继任大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因争夺权力产生激烈矛盾。为了获得外援,黎、段争相拉拢外地实权督军,张勋因掌握军事实力,被黎元洪授予安徽督军,并在徐州成立北洋七省同盟,打着调停府院之争的名义,于年6月7日率“辫子军”北上,并发电报向总统黎元洪提出“非复辟不可”的意见。在张勋胁迫下,黎元洪被迫下令解散国会。

6月14日,张勋率军到达北京,秘密联络前清遗老和复辟派骨干,经过紧张策划后,决定在7月1日发动复辟。随后张勋在7月1日凌晨进入皇宫,拜见逊帝溥仪,奉其名义,正式发布“复位谕旨”,史称“丁巳复辟”。

张勋的倒行逆施为全国人民所唾弃,也得不到其他实权派的支持,不过12天后,在段祺瑞主持的“讨逆军”进攻下,“辫子军”一败涂地、四散溃逃,复辟逆行遭到可耻失败,张勋潜逃到贺兰使馆,溥仪再次宣布退位。随后段祺瑞发布了对张勋等复辟骨干的通缉令,悬赏捉拿。

年3月,北洋政府以“时事多艰,人才难得”为理由,对张勋复辟一案实行特赦,张勋才得以从被通缉的情况下解脱。此后张勋远离朝堂,隐居在天津寓所,用搜刮来的钱财投资实业,大获成功,家产巨万。年5月,奉系首领张作霖向大总统徐世昌提议授予张勋长江巡阅使兼安徽督军旧职,以恢复江南的北洋势力范围,被张勋以不复前志的理由拒绝了。

年,张勋在天津去世,年七十岁。逊帝溥仪赐其谥号“忠武”。张勋对家乡感情深厚,老家奉新百姓多有惠赠,江西学子们在北京求学也得到他的大力资助,所以他的灵柩从天津运回江西奉新老家安葬的时候,无数当地百姓自发相送,送葬的队伍连绵数十里,轰动了江西全境。

三、两广总督:顺治元年(年),两广总督的前身广东总督设立,督署驻广州,兼管广西事务。此后经过数次的裁撤、并置,于雍正十二年(年)正式确立两广总督称号,管辖广东、广西军政事务。第一任两广总督(广东总督)是佟养甲。

宣统二年(年)二月,广西巡抚张鸣岐通过贿赂庆亲王奕劻而得授两广总督,宣统三年(年)三月,广州将军孚琦被革命党刺杀,清朝任命两广总督张鸣岐兼广州将军。三月二十九,黄花岗起义爆发,革命党首领黄兴等率百余人向两广总督署发动进攻,正在督署内的张鸣岐惊慌失措之下抛弃家眷翻墙逃往隔壁的水师提督署,联合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发动反击,革命党人因为准备不足,损失惨重,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牺牲,黄兴单人脱险。

宣统三年(年)八月,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风暴迅速传遍全国。广东是革命党的大本营,因此格外受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